加强高校教材建设 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为适应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建设发展需要,提高普通高等学校教材建设的水平,提升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更是构建“双一流”建设长效机制的切实抓手。
一、体现党和国家意志,明确高校教材建设管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中指出,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高校教材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重要载体,直接关系党的教育方针能否落实、教育目标能否实现。此次印发的《管理办法》明确要求,高校教材必须体现党和国家意志,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特别强调高校党委对本校教材工作负总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实行国家统一编写、统一审核、统一使用。旗帜鲜明地提出加强党对高等学校教材工作的全面领导,明确了高校教材建设管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实践导向。
二、编写优质教材,夯实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内涵式发展,是高等教育新时代的战略任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何实现内涵式发展,把握好着力点是关键。我国近代教育家陆费逵曾明确提出:“国立根本,在乎教育,教育根本,实在教科书”。由此可鉴,建设高水平教学体系,是通往内涵式发展目标的快速路,而优质教材的建设,则是铺就这条道路的基石。
高校教材建设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构建起与之相匹配的高校教材体系。2016年中央出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教材建设的意见,从制度层面将教材建设明确为国家事权,提出要健全国家教材制度,依法依规推进教材体系建设;2017年,国家教材委员会和教育部教材局正式成立,负责指导和统筹全国教材工作,标志着我国学校教材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2018年,国家教材委把制定《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列入年度工作要点。
高校教材建设是事关未来的战略工程、基础工程。《管理办法》的印发有助于全面深化对高校教材建设意义的理解,对形成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门类齐全的高等教育教材体系,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至关重要。
三、积极回应现实问题,探索高等教育与时俱进发展之路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展明显、成效明显,同时面临巨大挑战,特别是教材管理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部分教材内容陈旧、水平不高、原创性不足、修订不及时、审核把关不严,等等。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对培养新时代人才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对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战略安排,制定全新教材管理法规制度势在必行。
此次印发的《管理办法》,着力解决高校教材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系统回应了高等教育如何与时俱进编教材、审教材、选教材等方面问题。高校教材建设要坚持继承创新,既要汲取已有成功经验和做法,又要不断推进理念、内容、方法等改革;既要使经典世代相传,又要及时反映思想文化建设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最新成果,以实现为发展提供动力、为传承提供纽带的目标。
四、共享优质教材,寻找提升高校教学水平突破口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更为多样,对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具个性的教育需求也更为迫切。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已整体进入世界中上行列,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不同层次、区域间的高校发展仍不平衡,必须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继续推进教育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发展。
教学是系统传授知识和技能以及价值观形成和方法论掌握的复杂活动,教材是教师执教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同时是教学质量生成的最基本要素。优质教材的使用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高校的教学水平,在某种程度上说,教材攻坚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整体质量和水平的突破口,加强优质教材的选用使用,能够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此次印发的《管理办法》,梳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前瞻性研究成果,专门对教材的选用使用进行了明确规定,解决教材选用机制不健全、教材进入课堂比较随意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可进一步参照有关成果,聚焦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科学确立不同高校推进教材管理现代化的思路方向和目标任务,整体推动提升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
五、发挥主力军作用,推进高校教材建设工作
全面贯彻落实《管理办法》,切实推进高校教材建设,需要发挥高校与出版社在教材研究、编写与出版方面的主力军作用,将教材编写确认为高校与出版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职责与核心工作。
一是要夯实研究工作,提升新时代高校教材建设的专业化水平。高校可以联合出版社突出建设一系列机构开放、人员流动、充满活力的教材研究基地,加强系统调研与深入研究,明确当前教材建设中的主要经验与突出问题,了解一线教师与学生对教材建设的具体要求,把握新时代教材建设的总体方向,探索教材育人的有效途径,从而找准《管理办法》落实的重难点、突破口与未来方向。
二是组建编写队伍,提高高校教师参与教材编写的积极性。高校要将教材编写作为人才培养、课程改革、学科建设的关键内容,在考核评价与职称晋升等制度中突出教材编写的重要地位,鼓励一大批政治立场坚定、学术专业造诣精深、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校教师投入教材编写工作,形成高校研究力量与一线实践团队相结合、国内高水平团队与国外知名专家相结合的教材编写队伍,形成教师关心、支持和主动参与教材编写的良好氛围。
三是紧抓出版环节,加强出版社的主体责任。出版社应高度重视高校教材的审校出版工作,要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满足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需求、协同推动内容创新与形式创新等标准遴选、审校出版教材,把好质量关;要加强“互联网+”时代最新网络信息与人工智能技术在教材中的应用,建立数字化教材试点实施基地,结合信息化背景突破创新关。
总之,希望借助《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实施的东风,努力构建科学专业的高校教材管理体制,打造一大批具有高度思想性、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和系统性的精品教材,为全面落实党的领导、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服务,写好新时代教育“奋进之笔”。(国家教材委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董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