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排名

院士校长: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要在5个方面达成共识

时间 : 2019-11-13

下文是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院士对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一番思考,尽管里面很多内容是讲给四川大学校内听的,但对其它高校的同行而言,也未尝不是一个可以参考、借鉴的思路。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培养一流人才是四川大学重要的工作。我认为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共识:


第一,要弄清楚国内外对一流本科教育是一个怎样的认识,一流本科教育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大家都在说要办一流本科教育,没有哪所大学说要办二流本科教育


第二,在新时代,四川大学面向未来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思路和主要任务到底是什么。


第三,体现人才培养目标最关键的是核心课程体系没有核心课程体系的课程建设都是东拼西凑的, 有了就不一样了。也就是说,学生只要进到川大,他们就像是掉进了一个“泡菜坛子”,四年过后一拎出来他就有这个味道和特质。这是靠核心课程体系来起作用的,而不是靠几十门、几百门课程,靠多少个学时去堆积的。核心课程体系的课必须都是“金课”,上课的老师应该都是好老师


第四,除了狠抓45分钟课堂这个人才培养主阵地外,第二课堂是非常关键的,它关系到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第二课堂该怎么抓、抓什么,怎么培养学生,不仅是教务处的事,还需要跟学工部门、研究生院贯通起来抓,形成全校育人、全员育人的局面学工辅导员队伍是抓第二课堂的主力军,也是生力军。


第五,在前面四个问题的基础上,怎样进一步形成新时代四川大学的一流本科教育。2018年四川大学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川大再出发还要形成什么特色、还有什么与人家不同,这也是需要思考的。


下面我就讲这几个问题。


本文作者四川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言荣(来源:四川大学)


01

一流本科教育和一流本科人才

的标准是什么


关于一流本科教育的标准,大家都是各说各的,每个人的解释都不一样。实际上简单来说,一流本科教育的标准就是看培养的人才是不是一流。如果培养的是一流人才,本科教育当然就是一流的。


那么,什么是一流的人才呢?国际上基本一致的看法是,学生要思想好、能力强、知识广、身心健康


国外也讲思想好,而不仅是只有中国讲,但我国更加注重培养出又红又专的人才。


中国大学跟国外大学相比,最主要的差距就是在能力培养方面


前段时间一篇文章说,学生能力培养主要涉及三个成长阶段,即学前阶段、中小学阶段和大学阶段。


学前阶段指学生从出生到幼儿园,六七岁之前,首先要培养其独立生活能力, 幼儿园要教学生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自己洗脸。


中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例如,老师要求学生自己做作业,不要抄别人的,要独立思考。在家里,家长们要把许多事情给小孩讲,让他自己做判断,并和家长一起讨论。


大学阶段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其实,一流大学学生毕业后最重要的就是他的独立研究能力很强,能够开展深度学习、深度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不管他毕业后做什么工作,做学问、做管理还是做经济,他都是研究型的,这个人就了不得。从不同的学校走出去的学生,他的独立研究能力是不一样的。


大学生独立研究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是让学生早一点接触科研,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另一方面就是写作训练,学生通过不断地写作,其研究能力和深度学习能力就会提高。


国外大学都是这样抓的,国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参照美国MIT、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这套体系,都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


独立研究能力为什么这么重要呢?这是因为它是人的创新能力中最基本的素质。没有独立研究能力,哪来创新能力呢?所以,一所大学是不是一流,就看这个大学能不能原创知识。如果能够原创,就是一流大学。能够及时跟踪和模仿别人的,就是二流大学。如果连跟踪、模仿都很吃力,那就只能是三流大学


所以,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的标准,必须走到培养学生原创能力这条路上来。



02

四川大学人才培养的

目标、定位和主要任务


2018年以前,四川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概括讲就是“四个具有”,即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


后来,学校要接受本科教学评估,我们反复讨论后,把人才培养目标改为“五个具有”,加上了秉承“海纳百川”校训,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出了川大多学科的气质。


对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所有关心川大的人都是会去看的。社会上的人要看,校内的师生也要看,考生和家长也会想:到底川大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面向未来,四川大学人才培养工作要把握好两个维度。


是要看未来二三十年,一流大学培养的人才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人才。川大目前处在国内高校的第一方阵,我们要以此来倒推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不对。如果仅仅是培养大众化的人才,显然不是国内第一方阵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培养的人才肯定是要成为引领性人才才行。


二是利用“他山之石”。我们要主动去看国内外一流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比如国内的清华大学、国外的MIT等高校的培养目标。


我举一个MIT的例子。MIT每一次人才培养大讨论,都会使整个学校“洗心革面、焕然一新”,都会给学校发展带来大的触动。


MIT是1861年创办的,起初就是一个技工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哪里有现在这么高大上?它早期就是为了培养机械师、化学分析师、土木工程师等实用型人才。


到了1894年,美国GDP开始超过英国。这个时候美国国内就有人认为,以后不能再继续这样办大学,但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GDP开始超过全部欧洲国家的总和,这时美国想要在全世界做“老大”了,但还仅仅是经济上的“老大”。这个时候,MIT、加州理工、佐治亚理工等高校开始反思,不能再继续仅仅培养实用型人才,而是要推动理科和工科交叉融合。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有创新能力,才能走得更远。


这些大学原来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把就业作为最高目标,让学生有份职业。到了二战结束时的1945年,美国正式戴上了“世界警察”的袖标,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老大”。这个时候,美国的大学又开始思考,美国作为世界领袖要引导、引领世界的发展,就必须培养引领性人才和领袖人才,就要把文科和社会科学加上。所以,MIT人文学院作为第三个学院在这个阶段成立了。1947年后,美国其他高校都开始跟MIT学。


所以,一所大学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工作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并要根据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崛起进行相应的调整


对于我们国家来说,现阶段的目标就是要在未来一二十年实现教育强国。在这个大目标下,四川大学肯定要走在前面。所以,我们要根据以上这两点来思考川大本科人才培养的定位、思路和主要举措是什么。



03

四川大学核心课程体系建设


我们有了培养目标,如何去实现呢?关键就是核心课程体系建设。


核心课程体系不分文、理、工、医,也不分哪个学院、哪个专业,只要学生考进四川大学,就要有这个“烙印”,这就是川大的通识课程(包括人文通识课程和专业通识课程)


我们要把这些课程一门一门地建设好,形成核心课程体系。核心课程体系不外乎就是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艺术和自然科学四大部分


核心课程体系形成以后,学生走进四川大学,就像掉进了泡菜坛子一样,他身上就会有这样一股“味道”,就会有这样一个基本的素质、基本的修养,就像一个知识分子、就像一个文人,就像一个受过高等教育、受过川大教育的学生。


此外,课外活动(包括我校的大川视界)对学生视野的开拓、国际竞争力尤其是全球胜任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二课堂怎么活跃,包括怎么让学生能够志存高远,我们在这方面有短板。


总的来说,川大学生在人生规划方面偏弱,学生应该更有志向、目标和追求。


当然,川大本科教育也是很有特点的。


2018年本科教学评估的时候,专家组组长程建平教授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学生在川大读完本科后到清华读研究生,有人问他:川大和清华的教育,你更喜欢哪个?他说还是喜欢川大的,因为川大的教育更加自由,更加宽容,更加多维度地评价学生,更多以鼓励学生为主。


听了之后我们心里还是有一点窃喜的。当然,清华一直是我们的标杆。



04

四川大学本科教育

怎么办才能更有特色


关于四川大学本科教育的特色,我们在上次本科教学评估的时候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多学科交叉应该是川大的一大亮点,还要深度挖掘。


(2)川大的探究式小班化教学,全国500多所高校都来考察学习,大家都是很肯定的。


此外还有“双创”工作、教师激励机制等。


实际上,最本质、最核心的还是多学科交叉,这是我们最应该继续深入抓的。不只是交叉,关键是要多学科融合,因为只多学几门课不一定就有效果。只有融合了,才有化学反应,学生才有不一样的气质。


研究型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要能解决“从0到1”的问题,如果都是解决“从1到2、2到3、3到4”的问题,就失去了办一流大学的意义。


各个学院的书记、院长一定要高度重视本科教育和本科人才培养,一定要亲自抓,一定要班子一起抓


学校教指委要按文、理、工、医分版块抓,各个专业都要对标一流本科专业进行讨论、理清思路。然后,由学校教务部门汇总大家讨论的情况,最后由学校党委会形成一个未来四川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指导意见,学校行政会形成一个四川大学未来本科人才培养的实施办法或实施细则。


这样就基本上靠谱了。


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时任副部长林蕙青一行考察四川大学智慧教学环境。(来源:四川大学新闻网)


(本文原载于《中国大学教学》2019年第9期,后被“大学教改动态”微信公众号以《李言荣院士:对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思考》为题推送,作者为四川大学校长、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言荣。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阅读“大学教改动态”微信公众号推送原文。


版权 © 杭州师范大学 发展规划处(学科建设办公室)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    联系电话:0571-28867952    邮编:311121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 管理入口
版权 © 杭州师范大学 发展规划处(学科建设办公室)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联系电话:0571-28866090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